要说这世界上哪个国家最让人看不懂,伊朗绝对算一个。你跟人一聊,对方八成会说:“哦,那个遍地是油的国家嘛!”没错,这地方就是被老天爷追着喂饭,脚底下踩着全球第四的石油和第二的天然气,家底厚得能砸死人。
按理说,守着这么个聚宝盆,九千多万伊朗老百姓的日子,怎么着也得是中东迪拜那个画风吧?结果呢?现实“啪”一巴掌扇过来,又响又亮。
就拿今年来说,伊朗吭哧吭哧卖油,能进账个四五百亿美元,换成人民币三四千个亿,听着都让人眼晕。可这钱分到每个人头上,人均GDP才三千九百美元,世界排名一百开外,连邻居沙特富豪的零头都够不着。
失业率高得吓人,通胀跟疯了一样,老百姓的钱比冰棍化得都快。福利?教育?医疗?这些本该让大家过得舒坦的东西,全都摇摇欲坠。那钱呢?钱去哪儿了?
中东的“义气”,百姓的叹气
这就得聊聊伊朗在中东的“朋友圈”了。它拉了个名叫“抵抗轴心”的群,黎巴嫩真主党、伊拉克民兵、巴勒斯坦哈马斯、也门胡塞武装,全在群里。伊朗可不是群主,是“金主爸爸”,得出钱、出武器、还得管培训,主打一个“为兄弟两肋插刀”。
那些从地底下挖出来的“黑金”,本该变成孩子们的书本、老人们的病床、家门口那条平坦的路。可转眼间,它们就跨过国境线,变成了导弹、步枪和海外军事行动的经费。
有个说法,过去三十年,伊朗砸在这些军事项目和“小兄弟”身上的钱,可能高达两万亿美元!光是为了保住叙利亚的阿萨德,2012到2020年就扔进去一百六十多亿美金。
最新的国家预算更是离谱,直接要把一半的油气收入,划给革命卫队和其他军队。这意图再明白不过了:买更牛的武器,养更多的兵,在外面搞更大的事。国内呢?国内只能勒紧裤腰带,眼巴巴地看着。这种反差,简直就是个天大的笑话。
川普的推特,伊朗的冬天
在外面这么高调,自然有人看你不顺眼。这就要说到那个几十年来一直给伊朗“上强度”的老对手了——美国。自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闹掰了之后,制裁这根大棒就没停过,尤其是特朗普总统上台后,更是把“极限施压”玩到了极致。
这些制裁有多狠?这么说吧,它就像一张天罗地网,把伊朗的经济命脉捆了个结结实实。你在美国的资产,冻结!想跟我做生意,禁止!连买点先进技术和武器都给你掐断。伊朗的银行系统,直接被踢出国际朋友圈,做跨国生意比登天还难。
今年伊朗的石油收入其实还涨了点,大概四百七十亿美元,但这些钱捏在手里却花不出去,成了看得见摸不着的数字。为了把油卖出去,伊朗只能搞出一支“幽灵船队”,在海上关掉定位,偷偷摸摸地交易,跟做贼似的。
这么一折腾,成本飙升,利润跳水,还把所有想来投资的外国公司全吓跑了。老百姓最直观的感受就是,物价跟坐了火箭似的,手里的里亚尔天天都在变废纸。这个紧箍咒一天不摘,伊朗就算坐在油山上,也只能是个“纸面富贵”。
家里有“硕鼠”,金山也掏空
如果说外部制裁是捆仙绳,那伊朗内部的经济结构,就是个不断恶化的肿瘤,从里到外吞噬着国家的生机。这就牵出了最要命的一点:两个手眼通天的“隐形地主”垄断了整个国家的财富。
这两个庞然大物,一个叫宗教基金会,另一个就是大名鼎鼎的伊斯兰革命卫队。它们可不是普通企业,人家直接对最高领袖负责,政府根本管不着,就像两个“国中之国”。
这两个巨头联起手来,控制了伊朗经济的半壁江山,甚至更多。宗教基金会管着农业和服务业,拿着国家的钱,却不用交一分钱的税。而革命卫队就更夸张了,它既是军队,也是个超级商业帝国,从重工业到边境走私,哪儿都有它的影子。
有人估计,伊朗三分之一的经济活动都在革命卫队手里。制裁越狠,它们的路子就越野,靠着特殊渠道在黑市里大发横财。可赚来的钱,很少流进国库,更别提分给老百姓了。
这两个“地主”把资源和市场全霸占了,私营企业根本没活路,普通人想创业?门儿都没有。石油这块大蛋糕,绝大部分都被它们切走装进了自己口袋,留给民生的,也就剩下点面包渣。所以伊朗人穷,不是国家穷,是钱没到他们手上。
好心办坏事的“国家福利”
外面有封锁,内部有垄断,再加上政府自己也头疼,就搞出了一个越补越穷的死循环:失控的通货膨胀和畸形的能源补贴。因为物资短缺和经济混乱,伊朗的年通胀率常年都在百分之三十以上,今年更是冲着百分之四十去了。
这是什么概念?就是你今天兜里的一百块钱,到明年这时候,购买力就只剩下六十块了。为了稳住民心,政府想了个辙:发巨额的能源补贴。每年砸下上千亿美元,让国内的汽油和电费便宜到让人不敢相信。
听起来是天大的福利,对吧?但这其实是一剂慢性毒药。巨额补贴把国家财政预算吃得一干二净,其他所有该花钱的地方,比如教育、医疗、基建,全都没钱了。
更要命的是,油价便宜得跟水一样,导致了惊人的浪费。大家开车不心疼,用电没节制,结果国内消耗太大,能拿去出口换钱的油气反而变少了。于是,冬天大面积停电、夏天天然气短缺,成了伊朗的常态。这个补贴就像个无底洞,政府明知有问题,却又不敢停,因为一停就可能天下大乱。
结语
这四个原因,就像四条铁链,一环扣一环,把伊朗这个国家锁得死死的。激进的外交招来了制裁,制裁又让内部的特权集团更加有恃无恐地敛财,内外交困之下,政府只能用扭曲的补贴来粉饰太平。回看历史,从石油被英国人控制,到摩萨台的抗争,再到伊斯兰革命,每一个选择似乎都在为今天的困局埋下伏笔。
展望未来,情况实在不乐观。国际油价一旦下跌,伊朗本就脆弱的经济更是雪上加霜。地区冲突的阴影和国内能源的短缺,只会让这个泥潭越来越深。伊朗人民的苦难,不是天灾,而是几十年来复杂博弈下的人祸。想要走出这个怪圈,每一步都如同在钢丝上跳舞。守着金山过穷日子,这出悲剧的背后,藏着太多值得我们深思的东西。
倍顺网-杠杆配资查询平台-股票配资论坛网-互联网股票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